种族主义导致美国反亚裔暴力事件频发
一段时间以来,种族主义美国接连发生多起针对亚裔的美国暴力袭击事件,引发美国国内和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反亚专家指出,裔暴美国亚裔长期面临歧视和暴力威胁,力事根源在于美国的种族主义种族主义痼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美国美国社会撕裂加剧,反亚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加重,裔暴反亚裔仇恨犯罪案件大幅增加。力事
事实触目惊心
综合美媒报道,种族主义近几个月,美国纽约州接连发生多起亚裔女性遇袭事件:3月,反亚一名亚裔女子遭到一名男子袭击,裔暴头部和面部被殴打上百次;2月,力事一名亚裔女子在返回公寓时被一名男子尾随,之后在公寓内被刺了数十刀后身亡;1月,一名华裔女子在地铁站候车时突然被推下站台,列车进站致其当场死亡。
相关案件触目惊心,而这些只是美国仇恨亚裔犯罪的冰山一角。据美国非营利机构“制止仇恨亚太裔美国人组织”发布的报告,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美国共发生1万多起针对亚裔美国人和岛民的仇恨事件。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仇恨及极端主义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各地仇恨亚裔犯罪案比2020年增加了339%。
痼疾始终难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19世纪的“排华法案”,到二战时期的日裔集中营,从“9·11”事件后南亚族裔因宗教信仰遭袭,到疫情期间亚裔受到攻击和暴力袭扰,对亚裔的系统性种族歧视和仇恨一直根植于美国历史和社会中。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称,美国反亚裔种族主义与反亚裔暴力有着“漫长而丑陋的历史”。
美国沃克斯新闻网指出,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紧张关系也会被投射到美国亚裔身上。时至今日,“排华法案”所体现的种族主义仍影响着美国大众如何看待本国亚裔。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向本报分析,美国一些政客对华存在严重战略误判,进而陷入意识形态偏执中,试图通过制造“假想敌”、发动对华战略竞争来维护自身全球霸权,一定程度上煽动了美国社会针对亚裔、特别是华裔的仇恨情绪。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可追溯到美国建国及发展史。在美国发展过程中,白人对其他少数族裔的屠杀、残害、奴役和压迫从未停止,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根植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亚裔是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改变任重道远
2021年3月16日,亚特兰大发生一起针对亚裔女性的恶性枪击案件造成6名亚裔女性死亡。但美国执法部门不愿将事件定性为“仇恨犯罪”,引发全美亚裔的恐惧和愤怒。2021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反新冠仇恨犯罪法》,旨在打击疫情以来美国频发的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事件。
但是,一年多过去,情况并未好转。近日,美国纽约、旧金山等10余座城市举行集会,抗议愈演愈烈的反亚裔仇恨犯罪。许多抗议者手举“我们不会沉默”“亚裔应当被公正对待”等标语。分析人士指出,立法只是个开始,美国亚裔反歧视和争取平等权利依然任重道远。
“美国亚裔生存困境无疑是对美国鼓吹的所谓‘人权’‘自由’‘平等’价值观的讽刺,暴露出‘美式民主’的苍白和虚伪,使美国国家形象大打折扣。种族仇恨肆虐,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的撕裂。”王栋指出,美国政客及媒体应对该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减少极端言论对民众的误导和煽动。面对生存和发展挑战,在美亚裔要团结起来,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际社会应当对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进行持续揭露和批评。
(责任编辑:休闲)
- 孙正义,“不体面”退场
- 反垄断法修改后实施 “新旧衔接”成企业关注重点
- 猪价上涨、产能逐步释放 多家上市猪企7月销售收入大增
- 德媒:西方搞对华经济战?嫌自身麻烦不够多?
- 禁止群租写入上海地方立法
- 进出口银行新任董事长、行长双双到位
- 七夕催热“浪漫”夜经济
- 方便面有蚂蚁?白象食品回应:绝非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
- 贝泰妮:高保湿修护面霜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合规
- 多部门印发通知:健全防暑工作制度 及时发放高温津贴
- 杭州二手房东降价变得更干脆,桑拿天有客户“7小时成交一套房”
- 车企独立子品牌融资加速 “车二代”集体发力资本市场
- 黑龙江前首富为何变“老赖”?
- 虚增营业利润近千万,华虹计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