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电子榨菜”也许是年轻人的解压庇护所
熊志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到了饭点儿,电子榨菜外卖摆上桌后先支起iPad或手机,媒体之后再对着屏幕吃饭——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也许如今,年轻这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用餐的解压“新潮流”。近来,庇护大家又为这种“下饭”视频或音频播客发明了一个新名词:“电子榨菜。电子榨菜”“电子榨菜”超脱于视频形式及内容本身,媒体是也许不少年轻人赋予视频、音频的年轻一种新属性,它重构了人们的解压吃饭场景,重新定义了“下饭菜”的庇护概念。
仔细品味一下,电子榨菜会发现“电子榨菜”这个概念异常地精准形象——就像榨菜能下饭一样,媒体“电子榨菜”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离不开的也许佐餐伴侣,尽管它和榨菜一样,谈不上有什么营养。
相较于一些严肃内容,综艺、体育赛事集锦、游戏直播等音视频内容尽管“知识含量”有限,却有着更强的娱乐属性,是年轻人用餐时更青睐的调味品。不少人表示,平日工作学习已经很辛苦了,很难想象在吃饭的时刻,还会愿意来一场深度知识类“精神之旅”,还要一边吃饭,一边进行理性思考、头脑风暴。
所以,就像“泡面番”一样,那些“电子榨菜”产品,往往有着特定的时长规律: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的内容,正好可以覆盖一顿饭的时间。相应地,视频博主们也依据这一规律,定制“电子榨菜”类视频,进一步巩固大众在观看时长上的偏好。
年轻人为什么对“电子榨菜”上瘾?说白了,是在吃饭的休闲场景下,“电子榨菜”制造了更多娱乐感,让我们沉浸式地进入一种放松状态中,获得比单纯吃饭更有趣的休闲体验。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的私人时间往往被切割得十分琐碎,他们需要一个情绪释放、逃离繁忙世俗事务的解压出口。而且,如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已经没有耐心慢慢欣赏影视剧的片头,按部就班地将节目从头到尾看完,看视频快进、倍速播放也已成为常规操作。年轻人对“电子榨菜”的依赖,本质上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我们有限且琐碎的有闲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获得“双倍的快乐”?
当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成为佐餐的“电子榨菜”,“电子榨菜”也不会适用于所有场景,它更多存在于一种私密的空间里,一种与外界隔离的小环境里。就像社会学者王程韡分析的:“电子榨菜”是最广义的社会隔离小环境,让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重组社会。
很多时候,食用“电子榨菜”确实没有营养,也确实是和深度思考、严肃阅读背道而驰,但这种沉浸式的休闲体验,却是年轻人释放压力的庇护所。在批评“电子榨菜”没有营养,担心这是技术入侵生活之前,不妨多了解一下这背后的年轻人心态,对他们的生活压力和精神需求有更多共情。
2022年11月25日 06 版
(责任编辑:知识)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 因个人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友利银行(中国)被罚90万元
- 露华浓(REV.US)盘前涨超75% 信实工业正考虑发起收购
- 美国会山骚乱听证会:特朗普曾持续施压、暴徒高呼“绞死彭斯”
- 央行等八部门:鼓励科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及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
- Mysteel解读:郑棉20000关口失守,恐仍有下跌空间
- 民航局:多措并举 确保雷雨季节运行安全顺畅
- 安里资产管理郭家耀:港股走势回落 大市成交保持活跃
- 消费者抛弃、快递网点紧缺,快递纸箱循环卡在哪儿?
- 5月份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1207.3万人次
- 每日优鲜濒临退市:累计亏损过百亿 高履约成本难题待解
- SpaceX数名员工因撰写公开信批评马斯克而被解雇
- 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40年来最深倒挂 对标普500指数意味着什么?
- 因未按规定开展客户身份重新识别 安徽来安农商行被罚5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