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被感动着的日子
竞 若《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1日 第 10 版)
在北京采访的每一天日子,是都被每一天都被感动着的日子。新时代10年,感动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每一天奋斗,有数不清的都被感人故事,每位采访对象都有一段打动人心的感动经历。多少人殚精竭虑,每一天呕心沥血,都被谋破题之法,感动求创新之策;多少人“舍小家、每一天顾大家”,都被面向未来,感动笃行不怠……面对日新月异、每一天日益宜居的都被新北京,人们分享着自己的感动新机遇新故事,露出欣慰的笑容。
10年前,说起北京,人们常用8个字:气象万千,诸多不便。听者感同身受,同时也会想起6个字:京城居,大不易。首都的管理与治理,自古以来就是一件不易的事。而当时的北京,更是经历了10年增加1000万人口的剧烈变化,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不便”的背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诸多难题。
以大气污染为例——北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有计划、不间断、大力度的治理,成绩显著,有目共睹,然而,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没有绿色发展,没有协同治理,一城何能独善其身?
以交通拥堵为例——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高、密度大,拥堵严重。迁出城区的人口还要回来上学,住在新区的人们还要回来办事,全国各地的一些病患来此就医,每年1亿多人次来京旅游……没有资源布局的根本改变,交通治堵出路何在?
如何解决首都北京的大城市治理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顶层设计,明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擘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带来了豁然开朗的破局之法,也开启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奋斗之路。
首都的城市发展理念,迎来重大转变。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建成了十大建筑、地铁一号线、首钢等一批重大工程,推动北京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
上个世纪90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北京市委提出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探索符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委提出首都发展目的是要牢牢守住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更好履行首都职责和使命,实现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发展、首都的高质量发展、首都的新发展。
城市发展深刻转型,中央擘画,上下同心。“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镌刻在冬奥工程建设者心中的三句话,正是北京建设者共同的精神写照。面向未来,千万人协力同心,首都北京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在北京采访,难忘10年奋斗,难忘每一天都被感动着的日子。
(责任编辑:探索)
- 3年后200万辆!北京全面推动新能源车发展
- 国际油价已跌回年初低点 小摩仍列举四大理由坚定看好油价
- PICO 4 VR一体机发布:体积小巧可长时间佩戴 售价2499元起
- 什么情况?国美电器CEO8月份离职!是公司20多年老臣,近期2大国美系CEO已离职
- 俄农业部长:今年农产品出口额或达400亿美元
- 央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
- “双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央企是怎么做的
- 元宇宙专业来了 与时俱进还是蹭热点
- 合并德邦后,京东承诺缴齐员工五险一金
- 光大期货【白糖】:长假在即 注意持仓风险
- 许家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 75个基点,美联储年内第5次加息!多国货币持续贬值,分析师:预计美元指数仍将偏强运行
- 沙特出面否认增产报道 油价冲高收复部分失地
- 恒和集团拟于1月13日派末期息每股0.0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