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国潮热”体现年轻人文化自信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0日刊登题为《“国潮”建立在年轻人的国潮热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之上》的文章,文章编译如下:
王舒欣(音)是港媒众多寻求复兴传统审美和通过购物选择来展现爱国主义的中国年轻人之一。
这个20岁的体现姑娘在大学上课时,会用唐朝风格的年轻刺绣上衣搭配牛仔裤,周末与朋友一起出去玩时则穿上明朝式样的人文长裙,还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她的化自购物小贴士和新购买的汉服。
她说:“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国潮热希望在它的港媒推广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
10月2日,体现在重庆旅游景点千年古镇磁器口后街的年轻古戏楼广场,汉服爱好者的人文表演引来游客驻足观赏。(新华社发)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0年出生的化自许多中国人一样,王舒欣精通数字技术,国潮热成长过程伴随着中国的港媒崛起,这使她比前几代人更具有文化自信,体现而且愿意花钱购买国内品牌。
在中国年轻人的眼里,“中国制造”创造了一种被称为“国潮”的消费趋势,催生了将中国文化元素和传统主题融入产品营销活动的本土品牌。
这一趋势还包括购买本土品牌以显示爱国主义的年轻人。他们用完美日记和花西子等国产品牌取代了雅诗兰黛的化妆品,喝有奶盖的喜茶而不是星巴克咖啡。
他们不断变化的偏好正在重塑中国的消费行业。随着西方品牌的影响力减弱,本土品牌越来越受欢迎。
市场研究公司易观分析的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表示,新一代年轻人与前几代人不同,没经历过中国还是贫穷国家的时代,他们只见识过崛起的中国。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20世纪70年代或者80年代出生的人那样只喜欢西方品牌。他们对国家更有信心,更信任本土品牌。”
普华永道今年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5%的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购买中国品牌而不是外国品牌。这一比例比去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汉服曾是小众爱好,但近年来在中国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一个规模达10多亿美元的产业。
主要销售汉服的新兴本土时尚品牌十三余与中国服装协会、天猫服饰和艾瑞咨询近期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汉服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4%,达到101亿元人民币。
消费者对中国文化重新产生兴趣,与中国推动该国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以匹配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崛起的愿景是一致的。
南京师范大学从事文化研究的副教授张鹏说:“‘国潮’的出现是市场力量和国家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文化遗产和相关主题的电视节目受到欢迎,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许多公司利用了这种趋势,寻求从单纯的制造商升级为高端品牌。”
(责任编辑:休闲)
- 中欧基金窦玉明:公募基金迎接团队制胜的时代
- 北京发出全国首张加载“企业码”的营业执照
- 科技日报刊文: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条街带火一座城:湖南常德着力打造特色夜消费品牌
- 百度:第三季度,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同比增长311%
- 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中报:回款率达新高、融资成本创新低
- 国家药监局:开展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 月息不到4厘!消费贷增势正猛,成银行和助贷机构利润增长点
- 不花冤枉钱!C盘满了怎么办?这几个小妙招帮你解决
- 孙博:不只是中国,欧美也遭遇干旱,粮食危机真要来了?
- 茅台冰激凌京沪遇“寒流”
- 经济日报:推进高质量国家公路网建设
- 宏景科技:公司有设立乡村振兴与智慧农业事业部
- 海航航空旗下7家航司相继通过2022年国际航协IOSA远程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