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放量收复半年线 北向资金净流入近130亿元
◎记者 徐蔚
1月5日,放量A股三大指数演绎逼空行情,收复其中沪指日K线四连阳并突破半年线,半年创业板指创两个月来最大单日升幅。线北向资消费、金净近亿新能源股联袂走强带动市场情绪,流入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放量
截至收盘,收复上证指数报3155.22点,半年上涨1.01%;深证成指报11332.01点,线北向资上涨2.13%;创业板指报2399.46点,金净近亿上涨2.76%。流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8428亿元,放量较上一交易日放量590亿元。收复北向资金全天单边净买入127.53亿元,半年为2022年11月14日以来的单日最大净买入量。
消费、新能源板块联袂走强
昨日盘面上,以酿酒板块为代表的大消费集体爆发,、涨停,、、涨超6%,涨超5%,涨超4%。
昨日赛道股也集体回暖,其中汽车零部件概念股涨幅居前,、、等个股涨停。中汽协日前预测2023年中汽车销量将突破900万辆,新能源车市场将维持高景气度。涨超6%,股价重上400元,带领锂电池等新能源概念集体走强。
在梳理券商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时,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家券商不约而同地将新能源视为统筹能源领域“安全”“发展”两大主题的关键。在平安证券、等券商公布的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中,“新能源”均为高频词。券商普遍表示,2023年新能源领域将孕育投资机会,特别看好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三大细分赛道。
昨日消费电子亦有活跃表现,其中、、等个股涨停,、、等个股涨幅居前。
市场扰动因素尚存
外资大幅流入也显示A股市场人气逐步回暖。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昨日单边净买入127.53亿元,创2022年11月14日以来新高。其中,沪股通净买入56.5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0.95亿元。
北向资金买卖前十大成交榜上,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五粮液、贵州茅台、,分别获净买入15.32亿元、14.02亿元、7.73亿元。
2022年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额约900亿元,仅为2021年全年净流入额的20%。不过,2022年四季度以来,北向资金流入明显加速,其中仅12月就净流入350亿元。
开年以来A股的强劲走势改善了此前市场的悲观预期,但部分机构仍提示,反弹不会一蹴而就。
表示,市场扰动因素尚存,短期指数上行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但后续市场有望在政策加码、年报预增等因素支持下延续结构性行情。同时,随着财政、货币、地产、行业等积极政策不断加码,经济稳增长预期将逐步强化和兑现,有望助力行情企稳回升。
认为,开年以来市场交投意愿进入回升期,成交量明显回升是增量资金入场的信号。市场底部逐渐夯实,风险偏好进入回升期,短期可以沿着风险偏好方向寻找交易机会,可重点关注软件服务、风电、食品等板块的机会。
(责任编辑:时尚)
- 明星概念扎堆IPO:明星IP是“双刃剑”,除了明星还有哪些牌
- 净利润和资本充足率双降 台州银行该如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吃饭时真的不要笑!一女子连跑4家医院才搞定:吃尽苦头啊
- 通策医疗回应种植牙集采:对公司产品销量和利润没什么影响
- 刘强东:明年1月起京东高管降薪10%-20%、100亿投向基层员工
- 西班牙今年山火过火面积已超26万公顷
- a16z:元宇宙时代,游戏基础设施有哪些新机会?
- 仍不正视历史!日媒:岸田战败日致辞基本沿用安倍发言,未提“加害责任”和“反省”
- 拜登缺席APEC会议,美国对东盟为何忽冷忽热?
- 西安女子手机莫名出现多笔账单,竟是“小棉袄漏风了”
- 家家悦:部分门店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销售药品,暂无线上药品销售业务
- Mysteel解读:国产大豆持续拍卖 供应格局稍显宽松
- 拟发债不超500亿!万科是缺钱还是要出手?
- 民航局就《民航空管收费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