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券商争相布局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炒股就看,银行权威,券商专业,争相及时,布局全面,绿色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金融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见习记者 朱涵 “双碳”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机构争相布局的驶入领域。在日前举办的快车202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发展绿色与科创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圆桌论坛上,银行、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表示,券商看好绿色金融机遇,争相将继续深度布局,布局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建设或将成为金融机构的绿色战略性业务。 看好绿色融资业务前景 “全球正面临包括气候变化所造成的金融一系列问题,绿色发展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首席制造官倪军表示,要走这条路非常具有挑战性,其中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非常关键。若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撑,企业无法推动商业模式变革。 近年来,商业银行加大绿色信贷领域的投放力度,同时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多措并举助力绿色金融“多点开花”。 “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融资或绿色融资业务,我们认为有非常大的前景。”德意志银行(中国)行长邱运平表示,全球零碳转型或者气候战略均是百万亿级的投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也是一个风险管理的重要议题。 券商积极参与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金融更需加快向纵深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大支持。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健表示,对于券商来说,目前其参与绿色金融发展的方式较为传统,比如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发债等。未来,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建设也是券商的一个重要战略性业务。 “现在中国的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还处于初期,未来在基础制度、监管政策、市场交易体系建设方面有很大空间。”刘健透露,申万宏源也在向监管部门申请碳金融业务资格。 持续建设碳市场 价格是资源分配最主要的风向标,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是决定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变量。 “全国碳市场于去年启动,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总交易规模刚突破2亿吨,交易金额近90亿元,对企业的减排有所促进。”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说。 “交易规模与相对配额发放还不大,流动性、活跃度有待提高。此外,交易的集中度非常高,80%的交易集中在履约前一个月。”赖晓明指出,目前市场有效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参与主体是单一行业,机构投资人没有入市,交易方式只是现货的一些交易,这些都需要逐步推进完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 伯克希尔Q1净利同比下滑五成 巴菲特大幅增持雪佛龙
- Google 将在印度海德拉巴建立美国总部以外最大的办公园区
- 哄抬物价 涉嫌销售过期食品 上海嘉定公布一批“团购”违法典型案例
- 贾国龙:“美食市集”模式将落地北京,西贝将持续推进中餐现代化
- 巴菲特警告股东警惕“新形式的货币” 强调现金的重要性
- 美股散户交易热潮不再 Robinhood一季度收入锐减43%
- 中国华融挂牌转让华融信托76.79%股权 挂牌价61.52亿元
- 上海龙头房企绿地将32亿美元债全部展期
- 江西吉安多名厅干履新:新任市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到任
- 京沪深三地业绩说明会密集亮相 上市公司抢答年报“附加题”看点多情意浓
- 中金:维持新奥能源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73港元
- 证监会戴钦公: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 台积电等55家企业进入“白名单”,松江区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 交通银行推出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服务美好生活
- 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 哥伦比亚一小飞机失事 机上8人全部死亡
- 绿媒:2架次解放军苏-30进台西南空域 本月累计25天
- 巴西中南部:4月上半月糖产量同比大减80%
- 美媒:中国将煤炭进口关税降为零以增加供应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