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供给“困境”:巨头们赚翻了也不增产,美国页岩油厂商甚至在减产

原标题:原油供给“困境”:巨头们赚翻了也不增产,困境美国页岩油厂商甚至在减产
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全球原油价格处于多年高点之际,原油岩油美国联邦政府和石油行业巨头的供给国页态度真是“冰火两重天”。
总统拜登玩起了“波段操作”:先是巨头减产“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油储释放计划的1.8亿桶原油如数释出,弥补原油供给短缺以控制油价,翻也再是不增宣布今秋招标采购6000万桶原油来补充库存,希望能够通过保证未来的产美厂商需求来鼓励行业当下加大生产,从而降低油价。甚至
但是困境相对于总统的“花样整活”,页岩油行业就显得“十分冷静”。原油岩油他们不仅没有在政府号召下日夜开工,供给国页原地踏步不说甚至还任由产量下降,巨头减产资本投入也远远无法和上次油价破百时相比。翻也
当时包括壳牌公司、不增法国能源巨头(TotalEnergies SE)、产美厂商公司、公司和公司在内的大型石油公司的总资本支出为1587亿美元,几乎是他们目前支出的两倍。
石油巨头在拿到油价带来的巨额利润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投资以提高供应,而是倾向于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派发现金。
股东们:我们要现金 不要石油
据《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九大石油生产商本周表示,他们在第一季度向股东派发了总计94亿美元,比他们对新开发项目的投资高出约54%。
分析师表示,某些地区的有限资本支出、供应链紧张以及严寒冬季都对页岩油供应造成了影响,导致今年迄今为止页岩油产量仅略有增长。
包括(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美国(Marathon Oil Corp.)、阿帕奇公司(APA Corp.)和美国戴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 Corp.)在内的生产商表示,他们一季度的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将上一季度下降2%-8%。
这些公司还表示不会为了追求增长而改变支出计划,并指出他们的股息收益率高于标普500指数中大多数公司。
相比与标普500指数今年下挫约14%,能源板块的涨幅已达到45%。大多数石油公司通过不断增长的股东派息来吸引投资者,而投资者也以此奖励这些在支出计划上更为稳定的公司。
油气公司Coterra Energy对投资者表示,在其一季度9.61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中,有6.63亿美元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派发给了股东。先锋自然资源同样指出,该期间其88%的自由现金流流向了股东。此外马拉松石油公司提及,其对石油业务的再投资率仅为27%。
总统拜登的能源安全协调员Amos Hochstein在3月接受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采访时表示,虽然像雪佛龙这样的原油巨头表示会增加在美国的投资支出以提升产量,但是其他公司不愿意作出这种承诺,即便油价涨得再高也不想增加钻探,因为他们的股东“以财政责任或财政纪律为借口”抵制这样的决定。
先锋自然资源首席执行官Scott Sheffield告诉投资者,他预计今年美国石油产量将最多增加60万桶/天,但EIA和其他分析师预测每量将增加100 万桶,而这高估了页岩油公司在限制环境下的状况。
彭博社对此分析道,目前大型石油企业都在严格控制资本支出预算,并承诺这一立场在未来几年内都会保持不变。大型项目通常需要至少五年时间才能投产,再考虑到油井产量每年还在自然下降,这就造成当下任何的生产滞后都会让未来新增产量渐行渐远。
但石油行业高管们却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提高产量只会加速油田设备、钢铁和劳动力的成本膨胀,侵蚀公司本应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美国戴文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Clay Gaspar指出,各种设备价格上涨了至少15%,而如果石油生产商大幅提高产量,钻机价格可能会比去年高出40%-50%,而这时“公司利润会真正开始受到侵蚀。”
低碳经济之下 石油未来需求成谜
另外,全球对气候问题的关注致使未来石油需求成谜,来自投资者、政界的多年压力在最近两年达到了顶峰。所有石油巨头都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某种形式的零碳目标,其中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积极地将自己定位为“长期远离石油和天然气”的企业。
对此分析师Jason Kenney认为:
今天任何支持或增加新化石项目的决定都可能在几年内承受风险。
他补充道,气候变化、电动汽车等技术发展以及政府快速推进的碳排放政策成为是否在新项目上投资数十亿美元的主要风险。
国际能源论坛(International Energy Forum)在报告中提及,在这种背景下,2020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投资下降30%,而去年总计3410亿美元的支出比疫情前低23%。
IEF秘书长Joseph McMonigle警告称:
连续两年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巨大开发不足,是造成未来十年能源价格上涨和波动的关键。
资管机构Janus Henderson的能源分析师Barrett认为:
长期以来,投资者和政界人士一直告诉行业我们需要更少的石油,公司高管们记住了这一点......如果全球需要每天额外增加100万桶石油来缓解价格涨幅,我不确定它会从哪里来。
相关文章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尹希宁 张敏 李若一 “服贸会”不是服装贸易展销会——这是几年前主办方需要反复解释的。如今,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不仅成长为和广交会、2025-07-08
重磅!中国资产深夜狂欢,集体暴涨!发生了什么?10家金融巨头突遭\
隔夜,外围中国资产大涨!隔夜美股收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收涨1.67%,热门中概股狂飙,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暴涨超6%。中国资产为何突然大涨?有分析人士指出,低估值叠加超预期业绩、政策2025-07-08- 8月23日晚间,新浪财经特邀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参加微博连麦节目,分享欧洲通胀不断新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加息周期之下全球经济怎么办?美国会放缓加息吗?全球都在加息,我们国家逆周期调节能否走出新2025-07-08
俞敏洪憋大招:东方甄选独立APP上线,新东方认真“单干”能成吗?
每经记者 杨昕怡 每经编辑 刘雪梅 才坐上“抖音一哥”的位置没多久,东方甄选就要自立门户了?近日,有网友发现,东方甄选在各大应用平台上线了独立APP。据APP大数据服务平台蝉大师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东2025-07-08-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1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预估2022年四季度的小麦价格大概率较同期是上涨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成、发挥规模效应等措施缓解成本压力,如后续小麦仍有大幅2025-07-08
-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韩 昱近期多项数据指标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遇冷。据新华财经消息,7月份美国年化新房销量为51.1万套,环比跌12.6%,同比跌29.6%,距市场预期甚远,创2016年1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