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能源产销两旺净利飙涨237% 连签6个长单合同金额达2900亿
炒股就看,大全单合权威,产销专业,两旺连签及时,净利全面,飙涨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个长 来源:长江商报 多晶硅龙头(688303.SH)产销两旺背景下,同金一月有余已签订6个大单。额达 11月18日晚,大全单合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产销公司与某客户签订《采购协议》,两旺连签预计向其销售14.88万吨级一级品免洗块料,净利预计销售金额为450.86亿元(含税)。飙涨 事实上,个长自2022年10月13日以来,同金大全能源陆续签订多晶硅合同,加上此次采购订单,共计涉及金额或高达2932.44亿元,不过这些订单都为长单,交货期均在2022年至2027年或2023年至2028年。 业绩方面,2022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实现营收为246.77亿元,同比增长197.15%;归母净利润为150.85亿元,同比增长237.23%。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硅料供需短缺,价格大涨,大全能源去年以来产销两旺,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超过2020年的5倍,归母净利润更是超过2020年的14倍。 签订2932.44亿长单 资料显示,大全能源主营业务是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为多晶硅,主要用于加工硅锭、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品,下游客户包括、等企业。 回溯公告,自10月中旬以来,大全能源密集公布其与客户的采购订单,涉及金额超过2900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10月13日晚间,大全能源披露,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客户向公司采购多晶硅料共15.53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含税)。 10月17日晚间,大全能源再次披露《硅料采购合同》,2023 年—2027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万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9.99亿元(含税)。 10月25日晚间,大全能源披露的《采购框架合同》显示,2023年—2028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3.20万吨原生多晶硅(太阳能级免洗硅料),预计采购金额约为 1308.96亿元(含税)。 进入11月后,大全能源继续签订多晶硅采购协议,涉及向客户供应5.76万吨太阳能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1.37万吨多晶硅一级免洗料、14.88万吨太阳能级一级品免洗块料等,涉及金额分别为146.96亿元、415.11亿元、450.86亿元。 短短一月有余,大全能源签署了高达2932.44亿元的销售大单,这对于大全能源未来的业绩,无疑是重大利好,或将奠定未来业绩的持续高增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产业链期盼已久的硅片终于降价。10月31日,年内首次下调硅片价格,其中210报价9.73元/片,较上次报价(9月8日)下降0.33元/片(3分/W),182报价7.38元/片,较上次报价下降0.24元/片(3分/W)。 随着龙头厂商下调硅片价格,市场对硅料价格下降的预期也越来越浓厚,加上上游硅料产能紧张程度的缓解,硅料价格或将迎来拐点。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签订的长单,采购价格是月度议价方式,实际价格将以月度采购订单为准。 因此,硅料价格下降,对于大全能源业绩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1年年报,大全能源下游硅片行业的集中度较高,2021年1—12 月,公司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为31.70%,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为 80.63%,客户集中度较高。 产销率高达109.39%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前期硅料大涨,销售增加,大全能源的产销率一直处于高位水平。 2021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产量为6.30万吨,销量为6.37万吨,产销率为101.11%。2022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产量为10.01万吨,销量为10.95万吨,产销率高达109.39%,连续两年维持在100%以上。 不难看出,大全能源的产量大幅攀升,一年时间增加了58.89%,销量大于产量增幅,为71.88%。 在产销两旺的背景下,大全能源的业绩出现超高速增长趋势。2020年至2021年,大全能源实现营收分别为46.64亿元、108.32亿元,增速呈现加快趋势,分别为92.25%、132.23%。 在硅料不断涨价的背景下,归母净利润的增速远超营收增速。数据显示,上述期间,大全能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3亿元、57.24亿元,分别增长322.34%、448.56%,同样呈现加快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入2022年以来,大全能源虽然业绩依然表现优异,但在营收增速继续加快的背景下,其归母净利润增速却有所放缓。 2022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实现营收为246.77亿元,同比增长197.15%;归母净利润为150.85亿元,同比增长237.23%。 若仅以前三季度计算,大全能源的营收超过2020年的5.29倍,归母净利润超过2020年的14.46倍,不难预期,若以2022年全年计算,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会高速增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重庆银保监局蒋平:风险攻坚取得成果 中小银行机构持续稳健发展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领导班子公布,多位具有钢铁行业背景
- 台媒:林志颖肩膀手术今天顺利完成,下一阶段做脸部手术
- 北京:“Hush Puppies 暇步士”“WHEAT”等品牌童装不合格
- 经济日报:房屋公摊面积该怎么算
- 直播使用音乐版权怎么付费?互联网直播录音制品试行付酬标准出炉
- 无锡一中学新生报到需爷爷奶奶等老人疫苗证明? 学校:已取消 只需提供家属核酸证明
- RCEP生效半年 河北企业进出口税收享惠超2480万元
- 快讯:指数早间小幅拉升回落 HJT电池板块逆市拉升
- 赚逾2000万美元,小扎抛售旧金山豪宅
- 8款城商行APP“适老化”测评:杭州、长安银行有违规广告,华融湘江功能受限
- 热浪给能源危机“火上浇油”!欧洲一旦实行天然气配给,经济影响有多大?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注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重要公告:调整此类信用卡积分权益
- 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 安盛天平一支公司被罚35万元
- 四川达州帮的资本市场浮沉记!
- 易纲:阶段性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 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
- 教育部交出定点帮扶高校答卷:直属高校十年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
- 大动作!阿里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三大信号明确,背后有何深意?
- 国际油价二连涨,俄罗斯继续收紧绞索,欧洲面临能源休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