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1日,阳所益分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逆全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在以“21世纪的球化中国与全球化”为主题的全球化30人圆桌论坛上发表观点。
李向阳表示,大程度上的收国际层面对全球化定义的不同分歧非常大。他表示,配问全球化的题导两个维度,从生产力角度来看,阳所益分全球化是逆全跨国界的商品服务生产与要素跨境流动。长期以来我们把它等同于全球化。球化本世纪初很多人说跨国公司无国界,大程度上的收但这种观点只考虑生产力层面,不同却很少关心全球化的配问另一个维度,即生产关系层面,题导就是阳所益分影响这种跨境流动的规则与秩序。他表示,全球化是有周期的,因为如果生产关系的规则和秩序适应不了跨境生产要素、商品流动,它就会阻碍全球化,反之会推动全球化。因此,全球化是有周期性的。
有了生产关系这个维度,我们就可以解释全球化的收益分配问题。因为如果只考虑生产力的层面,就无所谓有没有收益分配,而我们现在谈的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国家获得的全球化收益分配问题导致的。他表示,“美国人认为自己推进了超级全球化几十年,亏了,所以,美国需要重新修订全球化的规则与秩序。”
他指出,从生产关系层面来看,无论多边主义还是区域主义,都有可能成为促进全球化的推动力。美国人推行的多边主义我们称为“假多边主义”,有可能成为全球化的阻力;如果区域是开放的,就有可能推动全球化。我们考虑重构全球化时,既要看到生产力层面也看到其他方面。如果只看到一方面,全球化就必然受阻碍,因为只要有经济就有跨境流动,就不会出现逆流。但规则秩序还是有可能让它在一定时间内出现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