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位百亿级基金经理离职 公募人事变动活跃
炒股就看,新年权威,首位事变专业,百亿及时,基金经全面,理离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募人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3年以来,动活公募基金经理人事变动仍保持活跃。新年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恒越基金日前公告称,首位事变基金经理高楠因个人原因已经离任,百亿这也是基金经新年首位宣告离职的百亿级别基金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理离此前截至2021年末,募人高楠管理的动活多只基金因为重仓“茅指数”而业绩排名靠前,管理规模一度突破了120亿元,新年成为个人系公募中为数不多的百亿级别基金经理。Wind统计显示,刚刚过去的2022年,除其管理的恒越嘉鑫回撤仅为3%,在同类产品中较为突出之外,其余4只产品回撤则均超过了20%,而恒越核心精选、恒越研究精选回撤率分别为30.17%、30.37%。
与去年类似,今年公募行业人事变动依然活跃。据《经济参考报》记者初步统计,截至1月13日,除恒越基金外,2023年以来已有民生加银、国联安、光大保德信等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离职。从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的基金产品数量来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0只基金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12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人均任职年限不足1年。
此前2022年,共有来自130余家基金公司的超过300位基金经理宣告离职,其中不乏董承非、周应波、崔莹、林森、肖肖等知名基金经理。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工银瑞信、嘉实2022年共8位基金经理离职,广发、博时、鹏华全年共7位基金经理离职,易方达、浙商、华安、南华等12家基金公司全年离职基金经理数量也达到了5位及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日渐增长,基金经理团体逐步扩大,出现良性流动也是大势所趋。但对于新旧基金经理交接过程中出现的仓位大幅变动、封闭期离职等乱象,可能会导致持有人利益遭到损害,这些行为则更加需要引起基金管理人的重视。
(责任编辑:休闲)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
- 重要子公司加速抽离,庞大再陷业绩泥潭,4S店之王何去何从
- 《独行月球》首周末票房破10亿,2022年全国票房累计突破200亿元
- 外媒记者提问中方有无召见美国驻华大使表达抗议?华春莹回应
- 应对首都疫情变化,合力保障“最后一公里”配送
- 易会满: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 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 海欣食品半年扭亏为盈净利增186.56% 产能利用率达100%积极扩产缓解困境
- 广期所开业进入倒计时 期货公司加快设立分公司
- 私募持股市值突破2000亿 冯柳邓晓峰480亿仓位曝光
- 罗敏跌倒,趣店吃不饱
- 加纳驻华大使温弗雷德·哈蒙德:欢迎中国朋友来加纳
- 山东舰副舰长:双航母编队同框训练场景会越来越多
- 比亚迪官宣全系车型涨价 “反向操作”意在“一石二鸟”
- 中国央行今日开展20亿元逆回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