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化受益行业高景气一季度扣非增2.2倍
炒股就看,云天益行业高权威,化受专业,景气季度及时,扣非全面,增倍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云天益行业高
受益行业高景气一季度扣非增2.2倍 三大磷化工龙头累盈约40亿布局新能源
来源:长江商报
行业景气之下,化受磷化工龙头云天化(600096.SH)一季度股价业绩双丰收。景气季度
近日,扣非云天化发布2022年一季报,增倍财报显示,云天益行业高报告期内,化受公司实现营收149.62亿元,景气季度同比增长13.28%;实现净利润16.46亿元,扣非同比增长186.15%;实现扣非净利润15.93亿元,增倍同比增长224.63%。
云天化是国内老牌化工企业,公司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距今已有25年。2021年,化肥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云天化迎来超级大丰收,盈利超过3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行业的景气也延续到了2022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持续高增,创下单季度盈利最高纪录。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化工行业持续景气,受益的并不仅仅只有云天化,国内另外两大磷化工企业、业绩同样表现强劲,三家磷化工企业一季度共计盈利约40亿元。
并且在业绩大增之际,三家磷化工公司并未满足于此,均开始着手布局下游新能源行业。
资产负债率降至75.39%
公开资料显示,云天化主要业务为肥料及现代农业、磷矿采选、精细化工、商贸物流四大板块。公司磷肥产能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四。其中,公司磷酸二铵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7%左右,位居全国第一。磷铵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0%左右。
作为磷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云天化上游原料高度自给,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煤炭资源作为北方氮肥基地的原料,自产合成氨200万吨/年,自给率高达95%。
截至目前,云天化拥有磷矿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是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共生产磷矿石1239万吨。
不过,虽然是国内磷化工龙头,但受制于化工行业的周期性问题,云天化自1997年上市以来,业绩起伏不定。2012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甚至连续八年亏损,分别亏损5.45亿元、14.63亿元、27.01亿元、4.73亿元、35.01亿元、9.04亿元、1.51亿元、1.24亿元。
不过,2020年,随着行业景气度持续恢复,外加公司产品价格持续提升,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2.72亿元,扣非净利润4785万元。
2021年,化肥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产品价格大幅增长,云天化业绩也创下历史新高。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32.49亿元,同比增长21.37%;净利润36.42亿元,同比增长1238.77%;扣非净利润35.11亿元,同比增长7237.5%。
2022年一季度,化肥行业景气延续,云天化实现营收149.62亿元,同比增长13.28%;实现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186.15%;实现扣非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224.63%。
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云天化的财务状况也在明显改善。
2018年底,云天化负债合计一度达到615.6亿元,短期借款238.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到40.0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0.77%。
2021年,通过强化资金管理与统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云天化带息负债规模和综合融资成本持续降低,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97亿元。而公司负债合计405.4亿元,短期借款219.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到25.66亿元,资产负债率降低至76.29%。
2022年一季度,云天化负债持续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低至75.39%。
值得一提的是,云天化股价也在持续增长。截至1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最低报16.4元/股,此后三个月持续拉升。截至4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7.8元/股,较此前增长约69.51%。
多家化工企业布局新能源
化工行业持续景气,受益的并不仅仅只有云天化。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云天化外,国内另外两大磷化工企业兴发集团、湖北宜化业绩同样表现强劲。
兴发集团近日公告称,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79.35%。湖北宜化预计其实现净利润5.8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173.17%-206.14%。据此粗略计算,三家磷化工企业一季度共计盈利约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业绩大增,但上述三家磷化工公司并未满足于此,均开始着手布局下游新能源行业。
早在2021年,云天化便启动了云天化股份50万吨/年磷酸铁电池前驱体及配套项目。
而湖北宜化也在2021年10月宣布与合作,拟共同建设及运营30万吨/年磷酸铁、12万吨/年硫酸镍等材料项目。
2021年11月,兴发集团宣布将与在湖北宜昌合作投资磷矿采选、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的一体化产业,计划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
今年2月16日晚间,云天化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玉溪市政府以及、、华友控股四家行业巨头联手,在云南玉溪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并规划有“50万吨/年磷酸铁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
其中一期10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产能预计于2022年6月底建成投产,余下40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产能预计于2023年12月底建成投产。据悉,该项目将合计投资超过500亿元。
对此,认为,在能源转型大潮下,云天化作为国内最大磷矿石厂商之一,具备成本和原料保供优势,磷酸铁也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
除了上述三家企业外,、、等头部化工企业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进行产业拓展,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
万联证券研报认为,未来随着新进者磷酸铁锂产能的投产,行业格局或发生剧变。传统化工龙头企业拥有磷源成本优势、大规模生产实力以及丰富价格战经验,这些企业将在此过程中享受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责任编辑:知识)
- 寿险业转型回归本源
- 人民日报:坚持需求导向 促进药学创新
- 币圈灰色生意屡禁不止:中间商非法赚差价 易卷入洗钱风波
- 上海: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免费提供最高赔付50万元的特定保险
- 银行板块估值已跌至历史最低位 专家:存在快速纠偏的可能
- 原材料涨价引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渠道成竞争关键
-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因感染入院 出现了“流感样症状”
- 光大期货:轮胎开工率承压回落 天胶弱势震荡
- 美国监管机构调查FTX的多位明星代言人
- “量子毛发”理论或可解决霍金黑洞悖论
- “欧盟高官”威胁中国?
- 韩媒:逾25万名韩国人请愿阻止总统府从青瓦台搬迁至龙山
- 40岁的他决定去上“男德班”
- 外汇局:2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266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