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筹备重启IPO,此前因中介机构被查导致审核中止
炒股就看,多家导权威,公司专业,筹备及时,重启中介中止全面,前因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机构 因评估机构中水致远以及中银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被查多家公司的审核IPO事宜被按下“暂停键”。 受上述因素影响,多家导近期已有近50家公司的公司IPO审核受到影响。中国证券报记者对比7月29日沪深交易所披露的筹备名单,8月10日当日披露的重启中介中止情况显示,科创板IPO中止公司数量减少了8家,前因创业板减少了4家。机构其中,被查一些IPO中止的公司已出具复核报告,沪深交易所正陆续恢复对其发行上市审核。 有熟悉监管规则的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只要中止事项不属于发行人自身问题就不会有很大影响,中介机构在履行复核程序后,公司可继续提交申请,不一定非要更换中介机构。” 两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 记者从沪深交易所了解到,因中水致远以及中银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8月10日,共有35家公司的IPO审核集中中止,另有2起并购重组也受到影响。 据记者统计,因受中水致远以及中银律师事务所被立案调查影响,创业板目前共有28家公司IPO中止,科创板有7家。从深交所的披露来看,拟登陆创业板的27家公司IPO中止的原因均指向“发行人评估机构中水致远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外,因中银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创业板目前有1家公司IPO因此中止,即思泉新材。 虽然上交所将中止原因归因于发行人相关的证券服务机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但未明确提及中介机构名称。不过,记者查阅该7家中止公司,其评估机构均是中水致远。 图片来源:上交所 根据立案告知书,因中水致远涉嫌在债券发行资产评估业务中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截至目前,中水致远以及中银律师事务所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披露的2021年资产评估机构综合评价年资产评估业务收入显示,中水致远以19073.18万元列第15位。 大成律师事务所某资深律师表示,由以往案例判断,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大概率集中在未能在IPO、并购重组等项目中勤勉尽责、对公司财务数据分析的执业水平不高、信息披露不合规等方面,且被立案调查对于中介机构未来的业务拓展难免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关公司积极筹备重启IPO “只要不是公司管理层或者经营等层面出现违规,受到波及的公司可以按照监管要求让中介机构出具复核报告,并按照监管规定履行复核程序后继续推进项目。”前述市场人士表示,在此前提下大部分公司一般不会更换中介机构,恢复发行上市审核的过程也不会很久。 有IPO中止审核的拟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IPO被中止是一个“插曲”,目前已跟中介机构沟通过,第一时间筹备复核报告。 为了避免打乱上市节奏,记者发现存在上述情况的多家公司已完成复核报告,有些已经重新获得受理。 记者查阅沪深交易所披露的IPO信息,8月9日,诺康达、亚德林(已进入第一轮问询环节)重获上市审核受理,两家公司恢复上市审核的原因均为发行人评估机构中水致远已出具复核报告。8月8日,因同样原因,拓尔微(8月10日显示已进入第一轮问询环节)、艾罗能源也已重获上市审核受理。 图片来源:上交所 图片来源:深交所 记者对此致电拓尔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没有更换评估机构,已按照监管要求出具了复核报告,从中止到恢复审核大概需要一周左右时间。” 艾罗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IPO中止非公司自身因素,目前已经重新获得受理,对上市进程没有影响。 根据沪深交易所对审核中止与终止的相关规则,恢复发行人的发行上市审核流程并不复杂。 图片来源:上交所 事实上,因中介机构出现经营瑕疵导致手头项目暂缓的现象并不少见。去年就有40多家公司IPO审核集中中止,原因也是由于发行人的保荐人或证券服务机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1年8月18日,半导体IPO因天元律师事务所被立案调查而中止。经过两周左右时间,天元律师事务所出具复核报告,公司也恢复了上市审核,目前公司处在提交注册审核状态。 多家公司推进申请恢复重组审核 除了上市发行审核受影响,多家公司的重组项目也“放慢脚步”。 根据重组方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向控股股东上海安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在收到交易所中止审查通知后,皓元医药紧急澄清与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事项无关,并出具了复核报告。皓元医药表示,因已满足提交恢复审核申请的条件,公司已向上交所报送了关于恢复审核本次交易的申请文件。 “公司与中介机构将争取尽快完成恢复审核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在所有中止审核的情形已消除的情况下,及时申请恢复对本次重组的审核。”在公告中表示。 “评估机构在并购重组领域的核心作用毋庸置疑。”并购领域资深人士王世渝告诉记者,并购重组的核心是发现价值,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从专业维度衡量交易公允性,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客观、透明、健康的价值信息。 王世渝认为,随着上市公司群体逐渐壮大成长,重组成为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关键环节,监管机构后续将不断强化评估机构在重组项目中的监管要求。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靠银行吃银行”,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韩国外交部:韩美日对朝代表6月3日将在首尔聚首
- 俄媒:金融稳定风险降低 俄央行连续降息
- 天然气前景难料!俄罗斯储备在增加,欧洲有筹码对抗?
- “双碳”背景下智能汽车如何加速发展 2022汽车资本论坛传递权威声音
- 股价两个交易日跌去8成,大发地产回应公司运营正常
- 当猪飞、一点点相继现食品安全问题 饮品行业乱象何时休
- 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鲁宾斯坦:我们将继续在中国投资
- 泽达易盛(ST泽达)股票索赔:涉嫌欺诈发行 投资者索赔须知
- 全国大部分地区入汛 应急管理部部署防汛抗洪应急准备工作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多元化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日益健全
- 政策利好频现,医药板块领涨两市,主力加仓超17亿
- 关于网传防疫人员将一男子压控在地调查情况通报
- 银保监会等三部门: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 联众:AESE年度收入总额495.6万美元 同比增54%
- 俄媒:美欲将俄“踢出”伊核谈判进程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12月1日起施行 ,疫苗、血液制品不得在网上销售
- 商务部:5月16日至22日食用农产品略有下降
- 招商银行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
- 基里巴斯大使:中所安全协议有利于所方,中国不是南太稳定破坏者
- 搜索
-